8月12日,A股上市公司科大讯飞披露2023年上半年财报,由于收入下降和成本增长,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盈利状况不尽如人意。
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科大讯飞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78.42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降73.54%。扣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降208.99%。
图源:科大讯飞2023年上半年财报
这是科大讯飞自登陆A股市场以来,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同时归属净利润还不及2013年水平。这表明,在常规业务以外,还有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造成整体利润的严重下滑。
图源:全球财说
从资产方面看,期末资产总计为337.09亿元,应收账款为108.75亿元,应收账款占公司资产总额的32%左右。这种高比例的应收账款意味着公司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而这对于公司的资金链和盈利能力都是巨大的威胁。
另外,据Wind数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已降至0.45%,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反映了其盈利能力的严重下滑。
图源:全球财说
现金流角度看,尽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5.29亿元,但同比增长了5.27%。这也意味着,尽管公司面临亏损,但其主营业务的现金流仍然保持正向发展。与此同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06亿元,这显示公司的核心业务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可见,科大讯飞在2023年上半年面临了营收微降、利润大幅下滑、应收账款高企等多重压力。这背后,到底是着科大讯飞的哪些主营业务面临挑战?
科大讯飞在第一季度面临多重挑战,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毛利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 17.64%和 14.89%。
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以及大型模型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导致,使得科大讯飞的业绩表现不佳。
从2019年被美国列入清单后,2022年10月7日再次被美国极限施压,为了应对制裁,科大讯飞加强了核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平台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业务从供应链到相关的合同签署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些调整也给2022年Q4和2023年Q1的产品供应和市场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与此同时,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科大讯飞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为3.77亿元,其中政府补助2.2亿元,投资收益暴涨14039.59%。科大讯飞解释,投资收益暴涨主要是因为出售三人行、寒武纪、商汤股票的确认收益。
第二季度的情况明显好转,实现营业收入49.54亿元,同比增长9.68%,环比增长71.56%。毛利润为19.38亿元,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60.21%。在应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之后,科大讯飞坚定地投入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领域。同时,他们积极地抓住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历史性新机遇,大力投资于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基于自主可控的原则,科大讯飞成功地摆脱了困境,并重新进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在这次转型中,科大讯飞的认知大模型成为寄希望的重点。2023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为15.17亿元,同比增长5.42%。
按业务划分,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营业收入达到2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占总营收的29.14%;开放平台的营业收入为15.85亿元,同比增长17.74%,占总营收的20.21%;智慧城市领域的三项业务实现收入为15.0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9.20%。
图源:科大讯飞2023年上半年财报
智慧城市作为曾经排名第二的营收主力,出现了占比最大的信息工程下滑41.06%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更依赖C端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占比最大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上升3.63%。
在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收入中,C端在该项收入中所占比例由2022年同期的28%升至40%,科大讯飞也认为此举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但是以智能办公本、学习机、翻译笔为例的C端产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学而思、小度学习机在天猫榜单上紧随其后,能否在一众竞品中打出差异和优势还要静观后期发展,科大讯飞也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做好C端的推广工作。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正处于从起步、快速发展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人工智能列为前沿科技领域的“最高优先级”之一。同时人工智能也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未来十五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持续的快速发展。
此外,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进一步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体现了国家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心。
在国家鼓励、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科大讯飞持续聚焦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并始终保持在技术前沿水平。
目前已经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智慧城市、教育、医疗、企业数智化转型等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在 AI 学习机、智能办公本、智能录音笔、智能助听器等 C 端智能硬件产品上取得了领先地位,成为这些领域中知名的品牌。
图源:科大讯飞2023年上半年财报
从二季度业绩好转也可以看到,C端市场、教育领域以及大模型正在为科大讯飞带来持续的正向反馈。
但是人工智能行业赛道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学而思自研数学大模型MathGPT,网易有道用口语老师大模型“子曰”,作业帮也正在积极内测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教育大模型。
要在日益饱和的市场中夺得更多市场份额,科大讯飞还要在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对教育智能化不断增长的需求。
今年5月6日及6月9日,科大讯飞分别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1.0及1.5版本,并相继于教育、办公、工业等场景发布大模型相关应用。
大模型发布后,搭载了星火认知大模型的C端产品AI 学习机,在618大促期间斩获京东、天猫、抖音三大平台冠军,GMV 同比增长超 260%。同时讯飞 AI 硬件(AI 学习、AI 办公、AI健康)销售额也比去年增长了 125%。
在讯飞星火加持下,讯飞整个开发者的生态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大模型发布后,开发者数量在短短两个月内增加了85 万家。截止到6月30日,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经聚集了497.4万的开发者,比去年同期的343万增长了45%。
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科大讯飞的整体生态系统将迎来蓬勃发展,从而推动其规模和收入的良性增长。
8月15日,讯飞召开了星火认知大模型V2.0升级发布会,这次携手华为发布了星火一体机。在理解语义、生成文本、逻辑推理、数学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代码能力和多模态能力也迎来了巨大的突破。
据了解,“星火一体机”是一种国产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是一个私有的、专属的大型模型解决方案。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它提供了从底层算力、AI框架、训练算法、推理能力到应用效果等完整的AI能力栈,帮助企业构建专属的大型模型。
讯飞星火的升级,意味着他们的AI大模型从通用大模型到专用大模型,从公有数据到私有数据。这种转变充分展示了科大讯飞对代码技术的自信,并为未来的B端、G端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源: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0发布会公告
声明:本文为转发软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来源:转载。https://www.8btc.com/article/6830858